認識隱形的障礙
認識隱形的障礙
諮商中心資源教室輔導老師 邱雅伶
隱形的障礙 - 學習障礙:
「學習障礙」一詞在我國特殊教育法,指「統稱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注意、記憶、理解、推理、表達、知覺或知覺動作協調等能力有顯著問題,以致學生在聽、說、讀、寫、算等學習上有顯著困難者:其障礙並非因感官、智能、情緒等障礙因素或文化刺激不足、教學不當等環境因素所直接造成之結果學習障礙」。
學習障礙學生之特徵:
一、學業方面:
- 閱讀困難:認國字或拼讀注音困難,閱讀速度很慢且常常發生錯誤,常有跳行跳字的現象,
可以唸完一段文章但不得其大意。
- 書寫困難:注音的拼寫或國字的仿寫或書寫有困難,筆畫很難辨認,或者句子不完整。
- 運算困難:無法瞭解數字之概念、無法心算、需用手指或實務操作才能計算。
- 推理困難:理解文章隱含意義或運用數學概念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差。
- 聽覺處理困難:對於老師複雜的指令或者是冗長的上課內容不能理解。
- 口語表達困難:運用詞彙或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困難。
二、行為方面
- 動作笨拙,生活秩序的管理能力很差。
- 注意力不集中,容易受上課情境的影響。
- 不易與同學建立人際關係,無法與同學一起玩。
- 容易挫折,缺乏信心。
(以上的特徵並不是每位學習障礙都會出現,而且每位學障的困難特徵可能不一樣,
是否確實有學習障礙,還需要由專家鑑定。)
澄清對學習障礙的迷思:
- 學習障礙的學生並不是因為笨或懶或不認真而導致學習困難,而為神經結構和功能的不同,
使得他們無法用一般人的學習方式學習,而必須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。
- 學習障礙的學生和其他的學生一樣聰明,他們只是某一部份的認知力有缺陷。
- 學習障礙並不是因為智力低下、自閉症或聽力、視力、人格上的缺所造成的。
- 學習障礙者的差異性很大,幾乎沒有兩個學習障礙者的學習困難是一模一樣的。
- 如果得到適當的幫助發揮天賦潛能,學習障礙者也可以獲致成功,愛因斯坦、邱吉爾、洛克菲勒、
李光耀、湯姆克魯斯等都是有名的成功學障者。
- 學習障礙是特教法中規範的身心障礙類別之一,其與一般身心障礙生一樣,在特教法中有明文保障其
接受特殊教育的權利,相關的鑑定、安置、輔導等措施也有法令上的規定。
- 學習障礙是終身的障礙,並無法透過某種治療法而痊癒,但是他們困難可以因為特殊教育的協助,
以及他人的瞭解和環境的配合與接納,而不致於妨礙他們的潛能開發。
如何協助學習障礙者?
一、同儕篇
- 我可能因為閱讀較緩慢,沒有適時跟上老師在課堂上的要求。
如果你發現這樣的情形,請你能適時的協助提供簡單的報讀,或是簡要的口語解說。
- 我可能因為書寫速度較慢,來不及抄寫老師黑板上的文字說明,或是口頭交代的功課或作業。
如果你發現這樣的情形,請你可以提供你抄寫的筆記讓我能夠再利用時間補充完整。
- 我可能因為理解方面的問題,對於抓取老師講述的重點,或是講義教材的內容有所困難,
但我會努力在課後自我加強,如果需要你協助時,請你可以適當的為我摘要重點,
或是能夠跟我討論複習。
二、教師篇
上課方面的需求:
- 多感官取向的教學,像是多媒體、有聲書、實際操作或參觀訪問等,都有助於我的學習。
- 分段式與條理化的教學步驟、簡短而具體的口語指令,都能幫助我更有效率的參與課程。
- 如果我有文字符號理解的問題,造成在閱讀某些教科書、講義或其他書面資料時有困難,
請您適時的為我解說,我也會努力去尋求其他資源來幫助我了解學習內容。
- 當您利用黑板說明時,若能搭配口頭解釋或是圖示說明,都可以讓我更清楚了解您要表達的重點。
- 請您允許我錄音,或能由同學協助將版書籍書面講義的內容進行口頭說明。
- 上課時,請您給予較多的等待時間,讓我可以有機會思考如何回答問題或是完成板書抄寫作業。
- 結構化的教學環境能夠幫助我過濾不必要的訊息干擾,而能有效的組織資訊來完成課堂上的學習。
- 如果我表現出不專心的情形,可能是因為我不小心分心或是一時沒有聽懂,請您適時提醒我一下,
或是再說明一次,幫助我重新回到學習的狀態。
- 如果我有計算上的困難,請您允許我使用計算機或是其他補助軟體,例如:EXCEL。
考試、作業及其他需求:
- 如果我在閱讀、書寫或表達方面較有困難,請您同意我改變評量方式,
如:以報讀、口述方式評量代替紙筆測驗;或是在考試時運用電腦,以相關軟體協助應答。
- 因為我在考試時可能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,請您同意我申請延長考試時間的服務。
《資料來源:》
- 話說我們/特殊教育學生所需的協助-教師篇、同儕篇,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印製
- 學習障礙學生的教育/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洪麗瑜教授
- 中華民國學習障礙協會
諮心放映室
本期主題討論到具有學習障礙的特教生,
許多人都會有個迷思,認為這樣的學生就是智力較低弱,
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,只是他們需要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學習。
更重要的是在面對這些學生時,必須要多花點耐心來了解他們。
以下諮商中心提供一部由教育部拍攝的特殊教育微電影:「我好喜歡你」
藉由特教生與老師的觀點,來更認識他們。
Youtube 連結: 我好喜歡你 《學生篇》、我好喜歡你 《老師篇》
提醒:這次介紹的特教微電影是教育部推行的第二部曲,
首部曲的部分是去年有介紹過關於聽障學生的「呼叫少年」,
附上去年電子報連結 10508_認識身心障礙者
諮深推薦
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個優秀的校園團隊 -
《除了》雜誌
2016 年中大創意園區 Idea NCU 計畫啟動,
提供學生場地、輔導團隊將 Idea 實踐,
相信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是以「松央異聞錄」榮登台灣之光的「中央創遊」。
而今天所跟大家推薦的《除了》雜誌也是相當優秀的團隊,
他們旨在提升中大的人文素養,同時還跨及國際、社會、政治、生活等不同面向的主題,
同時若是大家也有想要發表的議題,可以隨時投稿過去哦,
希望大家在期末之餘,除了手邊的書之外,也可以看看這些不同的聲音。
《除了》雜誌:點我 Facebook : 點我
五月反思心得得獎作品
企管三 陳思語
「被討厭的勇氣」中,少年不斷質疑老人的論點,他過於在乎旁人的想法、眼光,無法理解如何接受
「被討厭」這件事。我也隨著書中的文字如同少年不斷摸索。曾經,母親向我說:「妳無法迎合所有人,
沒辦法讓每個人都喜歡妳。」既然如此,何不展現真實的自己,並珍視對自己來說重要的人呢?
機械一 許玳嫣
長髮女孩的一席話彷彿敲中了多數人面對社交活動的心聲,看完之後不禁悲從中來。在人際關係裡,
因為對別人的目光太過重視,只好層層偽裝,將自己包裝成另一個自以為更完美的假人,但躲在包裝裡
的自己又希望那個受人喜愛的是真實的自己。在打開包裝前,總會憂慮自己是否符合別人的期待,
因為覺得重要,才會害怕失去,讓自己陷入兩難的局面,會想躲起來。既能做自己,也能暫時不失去,
雖然這麼說挺傻的,但真正愛你的人會大量包容你的獨特,展現真實的自己更能瞧見真心,
而有些只愛假象的人,就放手吧!
中文三 陳庭安
這篇文章其實滿切合我的心裡的,但又不盡正確。在一個地方待久了,想要轉變很是困難,
換個「新環境」並非空穴來風,孟母三遷也不是白說的。一個人會受到外在干擾,
比方說:我個人很渴望到新環境,不是說找到自己的樣子,而是期望自己在不同環境下可以塑造出更多
可能性。「自己真正的樣子」,我認為不是那麼容易尋找的,或者說每個人在不同的情況下都有
「不同的樣子」,所以人畢生追尋的不過是不同的可能性。
當然,如果能接受自己的各種樣子最好,不要一昧的逃離,的確,「逃」並不是正當的藉口。
Feedback
文章反思 100 字內,獲選三名贈送 7-11 商品卡 100 元。
截稿日期: 6 月 19 日 (一)
獲選者名單將於 2017 年 7 月份電子報發佈。
欲投稿請點此 文章反思表單
五月份得獎同學請在 6 月 9 日 (五) 前來諮商中心領取,逾期未領取者視同放棄。
找一處值得耕耘的地方,放開手,把自己的一點幸運種下去 - TFT 創辦人 劉安婷
諮商中心祝福各位畢業生鵬程萬里,心想事成
如果您不希望收到此電子報,請按此連結 取消訂閱 
Copyright © 2017 國立中央大學 學務處諮商中心 版權所有
校址:(32001) 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 電話:(03) 422-7151#57263